新闻纪录电影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的干扰,但大多数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在逆境中奋斗,继承发扬纪录电影优良传统,深入现实生活,奋战在第一线,用胶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时期国家的发展与建设、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1976年唐山大地震、伟人离去、粉碎四人帮,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时刻,永远定格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970年4月25日18点,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顷刻间,北京锣鼓声四起、鞭炮齐鸣。第一颗卫星在太空播送着“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宏亮,响彻全球。
1970年
1971年 7月9日凌晨4时30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以外交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方式开始了他仅有48小时的秘密中国之行,为尼克松总统访华铺好道路。7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公报,由此开始中美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1971年
1972年2月21日11点30分,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走下飞机,与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手相握。这个跨越辽阔海洋的握手震撼了世界,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过去,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
1972年
1973年10月19日,斯诺先生骨灰安葬仪式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举行。1972年2月15日,斯诺先生在瑞士日内瓦因患癌症病逝。他留下的遗嘱是:“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1973年
1974年4月4日—16日,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这是他1966年以来首次在国际讲坛公开露面。邓小平在大会上发言,全面阐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中国的对外政策。30多分钟的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场面感人。
1974年
1975年5月27日北京时间14点30分,我国登山队员再次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配合科学工作者取得大量科考成果。他们是副队长潘多(女),男队员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贡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钦。
1975年
1976年中国人经历了集体的大悲与大喜。继周恩来于1月8日、朱德于7月6日相继逝世之后,9月9日毛泽东主席也离开了我们,全国人民沉浸于巨大悲痛之中……而一个月后,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又把人们推向了多年没有的喜悦。
1976年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1977年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次会议,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历史使命。
1978年
1979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纪录片 《蓝天抒情》填补了我国电影史上没有完整地航拍纪录片的空白。影片用优美的镜头描绘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影片放映后,受到海内外观众的称赞。
1979年